南京,一座我向往已久却从未谋面的城市。
高中毕业的暑假里,原本我有一次机会走进,却也只能路过向着更南而行。正如我的名字一样,像南国的一片羽毛轻,随着北风飘到南方。
[player autoplay="1"]
有人对我说,“你叫南国羽好奇怪,为什么不叫南瓜呢?” 我问为什么,她说“你圆圆的,叫南瓜多可爱” 那么,且听听南瓜是如何滚到南京的。
出发前一周小红老师告诉我11月4日MLA2016在南京大学举办,问我要不要去。不由分说,必须去。MLA会议时间在周六周日,而我不能请假时间太多。查了高铁与飞机,准备这次玩个刺激的:周五晚上7点35高铁凌晨3点40到南京,玄武湖前磨蹭一个小时,然后坐夜间公交去南大仙林校区,周一早上飞回来。省钱省时间。
西安北站,这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车站,从西安北到家的纸质车票已经赞了一盒子,中铁银通卡也刷了30多次.每一次的出发都是逃离,逃离熟悉的环境,然后再进入另一环境,然后再熟悉。
车票买成软卧代二等,被活活折腾了一晚上。我的腰、背和脖子被架空,三者不能同时放松,多么痛的领悟。
可能是凌晨时间的缘故,这里没有西安站的“发票!发票”“小哥,要不要住店?”之类的细声低语。南京站显得更温和。流浪的人裹着单子睡在橱窗的边沿,俨然有杂技演员的功底,出租车司机也没有和我讲国际局势。
-
凌晨的夜间巴士每隔半小时一趟。这一趟除了我,还有拿着桶和裹好的长杆的老人,不知道他们拿这些东西去做什么。
美丽仙林,精彩有你
穿过地下通道,出口有了阳光
原来路灯还可以“自己动” cool!
计算机科学系楼 和 一只单身狗
图书馆
这只鹤,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和XUST一样,南方都有一座小山
我来到会场时,恩玲剧场大门关着,便在校园转转。看到穿着MLA蓝色服装的人走进会场,那一定是周志华老师的lamda实验室的研究生。嗯嗯,我会努力的。
结束上午的会议后,匆忙坐地铁赶去酒店入住。这次预定迟了几天,学校周边的酒店都已经住满,只能住在地铁上一站。
发达的南京的地铁
周日中午的主要会议结束后,我没有听Poster的展示便离开了会场。下午的工业界应用演讲,我并不是很感兴趣。于是,留下一下午的时间小游南京。去南京理工去见高中同学,陪我一块转。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想象中的秦淮河要更长更广、更温柔,见到的却更显的急躁。
-
先锋书店
来南京,也有想见的人,可惜住在镇江,太远,好久不联系,也不好轻易打扰。也有偶然遇到的熟悉的人,系里的王老师也来了。可惜,我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我这后生。周一,大清早收拾好行李,坐地铁去机场,回家。
我挺喜欢这种生活。为了自己喜欢的,可以跨越半个中国来赴约,自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直奔跑,不断追逐。也欣赏路途的风景,也不忘回头看看,但生活依然要继续。之前看邹欣老师的转发微博里“生活依然要继续”,现在也有相同的觉悟。我们也许忙碌着为了生活,在闹市与厨房间游击。即使,遇到不顺而愤怒,为什么不能好好的生活呢?比如,不要为了旅游而旅游,去放松就好。即使,忙碌着,却很轻松。
爱自己,爱生活,爱梦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