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月我都很焦虑,不容许自己又荒废了一年。但我又暗自地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期望能重新开始、重新起步。
于是,在这样的死循环里,放假前信心满满规划好的假期计划就成了泡沫。
我一直以为人不能长期处于安逸状态,特别是缺乏信仰的中国人。没有约束,享乐的欲望会占领思维的高地。放假前我准备了许多计划,听起来很忙。其实没有任何主观能动力,所有的期望也就只是期望。我十分认可书中提到的第三种习惯“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建立“紧迫-不紧迫-重要-不重要”的坐标系来规划近期事物,也试图努力投入到第二类事物的工作中去。但是我发现自己已存在以下问题:1.无法辨别事情重要与否?2.无法或不愿有条不紊地行事?3.缺乏坚持以上原则的自制力?
我常以为是自己缺乏自制力。然而,我却在书中读到“勇于说‘不’”,“确立目标”的功夫还不到家。使然,而且不能由衷接受“事有轻重缓急”的观念,自然就容易半途而废,我虽然能掌握重点,也有足够的自制力,却不是以原则为生活重心,又缺乏个人情感的释放。
与去年相比,我的变化是个人情感的积极释放,愿意主动向外界表达流露。不过我也是发现自己这样做的问题了。让外界逐渐发现自己,将自己完全暴露,自己性格中的不为大众所认可的异点会成一部分人远离自己的理由。
有人说我变了,变得有人情味了。我想这点也是抑制我进行自我管理的一股力量。毕竟让一个长期活在自己城中的国王突然走出自己的城然后在兼顾城内与城外的琐事,外面不适应,里面忙不来,甚至要拥抱其他城主。是的,这几个月我将弥补我长期只说不做的计划。时间不等人,期望与生活的重压可能让一个人破罐破摔,也可能让一个人奋力前行。
失望与无奈是最差的失败,没有求生的渴望,缺乏主动的意志。自我否定是给绝望的最好的奖赏,自己若为失败充当免费的参谋,这盘棋在一开始就被将军。人说到底还是自我飞行的动物,过多的依赖于外界反而会与外界脱节。
在假期里,有近乎三周时间,自己都处于一种什么都不愿想什么都不愿做的常态期。忙也许是常态。但是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常。倘若被常态禁锢,把经常误以为做正常,心就会在忙中沉沦和迷失。警觉到常态,未必正常,在忙中保持心的从容,这是一种觉悟,也是一种幸福。生而为人,忙于人类的事务,本无可非议,重要的是保持心的从容。一个人有能力做神,却生而为人,她就成为了哲人。
其实,我应该以一个星期为单位规划生活,这会让我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了,不必局限于一天短暂的时间了。通过审视自己的主要角色而让自己保持清醒,经常想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
合上书,静静的思索。
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启程返校,重启征程。
文章评论